当前位置:河南热线 > 地市 > 郑州 > 正文
天天资讯:《满江红》豫剧配唱:用电子乐唱戏心里很忐忑
2023-02-02 08:14:46 来源:
关注河南热线

大年初三,郑州65岁的老李和老伴去电影院看了电影《满江红》。作为资深的老戏迷,他没想到,竟然能在电影里听到熟人的声音。


(资料图片)

每当电影中几个主演疾步穿梭在楼宇之中的时候,配乐便会响起节奏感极强的豫剧唱段。配乐里女声一响,老李愣了一下,拍拍身边的老伴问,“你听这像不像晓英的声音?”

老戏迷的耳朵果然灵。走出电影院,老李立刻拨通了电话,证实了自己的猜测。

“制作团队相中你的嗓音了”

老李口中的“晓英”,是有着中原第一“女丑”之称的河南戏曲名家张晓英。在春节热映的电影《满江红》中,颇具特色的豫剧配乐就出自于她。

电影中,张晓英一共唱了7个小段的配乐,每段配乐都在20秒左右,就是这一共加起来100多秒的配乐,她和配音团队足足磨了将近两个月。

张晓英没有想到自己会因为配乐火了,伴随着电影的火爆,她不断接电话,采访的、道贺的。

谈起录制经过,张晓英坦言整个过程她都非常忐忑。大概是2022年10月,张晓英接到了此前合作过的一位导演的电话,想把她引荐给著名歌手韩红的团队,参与电影《满江红》,随后她便录了小样发了过去。没多久,张晓英便收到回复说,“制作团队相中你的嗓音了!”

第一次接触电影配音便是张艺谋导演的电影,这让张晓英感到非常兴奋,于是她很快应承下来这个配乐的工作。然而当她收到录音团队发给她的音乐时,却犯愁了。

“我一听那伴奏,脑袋一下就大了。那个节奏就是‘咚咚咚、当当当’,跟原本的戏曲节奏完全不同。”张晓英说,她收到的音乐每一段时间都很短,节奏也很快。原本豫剧中很多唱词尾音的拖腔,都要全部去掉,变成短促快节奏的形式。

和电子乐结合的方式,需要把原本的戏剧唱腔进行改编。这让张晓英心里很没底,把自己学了一辈子、唱了一辈子的唱法给换了,她担心戏迷听了之后会不接受,觉得这种形式会改变了原本戏剧的音律美感。

“当时就想着豁出去,不管中不中,先试试再说。”张晓英经过心理斗争之后,决定抓住这次难得的机会,进行一次挑战。于是,她开始根据制作团队提供的音乐填唱词,找选段。

作为业内有名的女黑头,包公戏无疑是她最擅长的。她将戏词填入配乐中,自己在家一句一句地琢磨,“一段戏自己录小样就能录几十遍,有时候跟不上节奏,有时候跟上节奏忘了词,真是可不好掌握。”张晓英说,那时候自己像“魔怔”了一样,不管是吃饭还是睡觉,满脑子都是这些选段。‘’

张晓英不但要想办法将豫剧融到快节奏的电子乐当中,还要想着怎么唱才能让这些片段不失“豫味”,张晓英说,就得让听众一听就能识别出来,这是河南戏的片段。

意外走红的幕后

选段定了,小样也得到了导演的认可,张晓英便起身去北京到录音棚里进行专业的录制。当时恰逢疫情,出行受到了许多阻力,但是电影制作团队给足了耐心,一直等到张晓英符合出行要求,才进行了录制。

在北京,张晓英第一次见到了韩红。韩红转告张晓英说,张艺谋导演对她的声音非常的认可,并鼓励她不要紧张,一起合作把这几段配乐完成。

在随后的录制中,韩红一直跟进全程,在旁进行指挥。张晓英说,“因为电子乐节奏快,韩红老师会及时给我手势,示意我收放的节奏。”

有了韩红全程的指挥加持,张晓英慢慢放下了紧张的心情,录制也越来越顺利。所有的唱段录下来,一共用了两天的时间,在得到导演认可之后,张晓英便返程回到郑州。

“当时我就想着,任务终于完成了。”张晓英说,对于传统戏剧的创新表达,她非常乐意尝试,但对于大家的评价和戏迷的接受程度,她心里还是有些打鼓。

电影上映之后,张晓英带着心里的忐忑看望了她的黑头老师兰力。兰力被誉为“黑头大王”,是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2008年,张晓英拜兰力为师,钻研技艺。

站在师傅前面的张晓英给老师汇报了自己参与电影录制的过程,并小心翼翼地给师傅听了其中的片段。听完后师傅对她说“这唱的太快了,没味儿。”张晓英给老师解释说,制作方就是要这种快的,就是根据剧情来的,不是要咱们豫剧原本的表演形式。

“中,人家只要喜欢,咱就唱。”师傅兰力的话给张晓英吃了一颗定心丸,看到今年已经70多岁的师傅对这种新形式的戏也有这么高的包容度,张晓英也多了几分信心。

正是这种豫剧和电子音乐的新尝试,让《满江红》中张晓英演唱的这几个片段受到许多年轻网友的喜爱。许多网友在评论里写,“听到这歌就想去走两圈”“听着这首歌微信步数能霸榜”......

张晓英也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下看到许多慕名而来的网友留言。对于收到许多90后、00后甚至10后的留言,让她格外惊喜。因为她一直都希望更多年轻人可以关注到河南的戏曲,感受河南戏的魅力,更希望年轻人可以给河南戏注入新鲜的活力。

“戏曲是需要人来传承的”,张晓英说,河南戏有很多品种,除了豫剧之外还有坠子、道情、二夹弦等等,有些戏剧种类传承的少了,都慢慢变成了稀有剧种,如果再不保护的话,以后就没人学,这艺术就失传了。“所以看到年轻人在我的账号下呼朋唤友的来‘围观’,我特高兴。”

弦不离手、曲不离口

出生在梨园世家的张晓英,胎教便是戏。她的父亲是邢台市剧团的乐手,母亲是戏曲演员,从小她就跟着父母一起到处走台。一岁时,便会跟着曲子打板。七八岁时,张晓英便会唱好几段曲子,比十几岁的孩子学的还快。

虽然从小显露出在戏曲上的天赋,张晓英的父母开始并不同意她学戏。学戏太苦,他们更希望女儿可以在学校里按部就班的学习,而不是像他们一样到处奔波。

但是倔脾气的张晓英下定了决心,认定唱戏就是她最热爱的事。刚上初中的她自己找到老师,把学费退了,拿着钱回家找到爸妈,告诉他们自己一定要学戏。

图中为张晓英母亲

拗不过倔强的女儿,张晓英的父母终于松口答应了女儿的要求。就这样,十几岁的她走上了戏曲的舞台。从跟着剧团到处演出,到去茶楼里固定表演,张晓英在戏台演了十多年。

2005年,《梨园春》节目组从郑州的一家茶楼里发现了她,并鼓励她去打擂。没想到,这一打,张晓英一举夺得擂主。崭露头角的她也受到了河南省曲剧团的邀约,张晓英通过入团考试,正式加入省曲剧团。

不但会唱戏,张晓英也自己原创剧本。她打磨的戏曲小品《桑林收子》获得了观众广泛好评,获得第五届黄河北小戏小品大赛中荣获一等奖,表金奖。在第五届中国戏剧奖·小戏小品奖决赛中夺得优秀剧目奖。

从2019年开始,受到疫情的影响,线下演出无法正常进行,张晓英便在社交平台上建了账号,在家里捣鼓了一个小型KTV,开始坚持每天直播唱戏。

一开始直播,张晓英便进入了另一种状态。她的直播团队就她一个人,每次开播前都先将两部手机架好,一部放伴奏、一部直播。除此之外,放音乐、控制音效,她都能一个人熟练地掌控。

对于张晓英来说,在网上直播唱戏除了能给戏迷在疫情期间持续表演之外,还是种自我的锻炼。“弦不离手,曲不离口”,张晓英说,戏得经常唱,嗓音也需要锻炼,时间长不唱的话,再唱嗓子就受不了,这就是唱戏的功夫,须得慢慢来练习,才能保持状态。

张晓英在家中直播

经过三年的积累,张晓英的视频账号粉丝已经接近300万。每天一开播,就会有不少戏迷准时来听她唱戏。最近因为电影《满江红》的走红,许多年轻的网友也涌入直播间,在留言区评论点赞,希望能听张晓英再还原影片中的唱段。

动辄几个小时的直播、演唱对演员的嗓子也是一种挑战。尤其是唱《满江红》配乐中的这些黑头戏,非常累嗓子,但是张晓英看到粉丝的需求也都尽力满足。

在未来的戏曲道路上,张晓英希望能有更多的创新作品出来,带给观众更多的欢乐。对于像这次《满江红》中对戏曲的年轻化的尝试和突破,张晓英也并不拒绝,“只要别人敢创新,我也能。”(大象新闻记者 张子琪/文 记者 李莉芸 王泽群/视频 受访人供图)

责任编辑:hN_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