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河南热线 > 地市 > 郑州 > 正文
跟着央视一套《山河锦绣》探秘真实版的郏县传统村落(一)
2022-11-19 09:00:11 来源:
关注河南热线

剧照全体合影


【资料图】

11月15日晚八点,史诗般呈现脱贫攻坚伟大历程的电视剧《山河锦绣》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首播,首播之初直播关注度和市占率就达到了顶峰。

剧中,90%以上的镜头都是在河南省的千年古县——郏县拍摄完成,而其中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落构树张村也因为本剧的热播而迅速走红。

7月15日,河南大地正经受着一场多年未见的高温酷暑,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李乃文、王雷、颜丙燕等实力派演员担纲主演的电视剧《山河锦绣》,在河南省郏县茨芭镇构树张村正式启动。

《山河锦绣》主场拍摄地为何选取郏县这个小村?请跟随我们的镜头来一睹这个古村落的真实容颜!

细究起来,构树张村的来历,和树息息相关。有人说,世上最美的风景是回家的路,而古树则是回家的路标。《郏县地名志》记载,明初,有张姓一族从山西洪洞县来此落户,因为附近有许多构树,故取名构树张。

构树张村里的古树大多是国槐。传说村里种槐树是为了怀念陕西洪洞县大槐树下的故乡;也有人说是为了寄托人们吉祥富贵的梦想。俗话说:“家有三棵槐,不做财都来”。宋代名臣王佑在自家院子里栽下三棵槐树,说:“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他的儿子王旦后来果然就当了宰相,这在苏轼的《三槐堂铭》中有明确的记载。还有人说槐树气味清芬、存活长久,且树冠高大、枝叶繁茂,既与人们希望长寿的愿望相契合,又能为后世子孙留一片荫凉,故而作为传家树而广泛种植,也就不难理解了。

皂荚树在这个村里也很常见。在没有洗洁剂的年代,皂荚是村民们清洁衣物的主要清洁用品。槐树象征理想,皂荚贴近生活,既有人间烟火,又有诗与远方,这些树种的选择,应该是先民们理想主义和实用主义并行不悖的生活理念所使然。

每一棵古树都有一个故事。比如这个树洞,传说是当年李自成的队伍在村里驻扎时,在树下支锅做饭烧火烧出来的。开始树洞很大,能钻进一个人,现在只能钻进一只猫。看不见古树的生长,却能看到树洞的缩小。

在千百年的烽火销烟,时代更叠中,这些古树能得以保存下来,得益于村民们对古树的情感和喜爱。

村民们对古树充满了敬畏,他们说,“古树上住着仙家,谁也动不得”。有人曾因架电线在村里砍了一棵古树的大枝,没过一个月,这人便出了车祸摔断了腿;上世纪八十年代,构树张村要扩街修路,需要砍伐几棵古树,村民们不敢违拗干部,但谁也不动手,有个包村乡干部不管不顾自行砍树,在砍完树后不久,那人就突然得了急病,不到50岁的年龄猝然去世。还有一件事更神,早些年村里有人为了得到1万斤炕烟煤,把自家门前的一棵古树卖给了外地人,从此厄运就降临到他的头上。不到一年,他刚结婚的儿子就得病死了,儿媳也打掉了腹中的胎儿改嫁了,他自己又得了偏瘫,生不如死。

每年的初一、十五,常有村里的老年人到古树下烧香祭拜。还有人把新生的婴儿“寄生”在老树下以求长命百岁。村里许多古树的老枝上常常有鲜艳的红项圈在风中飘荡,那是一个个母亲怀着美好的愿望,用红布细细缝好项圈,虔诚地挂上去的。在这种虔诚的敬畏中,古树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这些千年古树,和小村庄一起承受着历史的变迁。一年年地春华秋实,岁月更替。古树、老井,给我们的乡村留下了一份历史记忆,也让远在城市的游子和当地居民记住了乡愁。

炊烟柴门故乡路,梦里依稀古树村。

古树是这个村庄最美的风景!

(文:郭颖颖 李世旭 图:李利国 李保伟)

责任编辑:hN_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