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河南热线 > 地市 > 郑州 > 正文
全球报道:《绿水青山 飞阅河南》三门峡篇:九曲黄河浪淘沙,天鹅蹁跹三门峡
2022-09-19 15:52:17 来源:
关注河南热线
自动播放

奇峡峙千秋,三门镶玉鉴

云横满湖锦,绿水青山舒画卷


(资料图片)

黄河流万古,一坝锁金龙

鸟鸣两岸春,红花硕果竞妖姿

在河南、山西、陕西三省交界处

闪耀着黄河岸边一颗璀璨的明珠

三门峡

扛过大洪水,斗过大风雨

三门峡水利枢纽被誉为黄河第一坝

控制黄河水量的89%、沙量的98%

自2002年黄河开启调水调沙以来

21年间,发挥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2002至2021年,在黄河调水调沙运用中

三门峡水库累计出库沙量25亿吨

黄河下游主槽过流能力

由2002年汛前的1800立方米每秒

增至2022年汛前的4600立方米每秒

三门峡水利枢纽用科技赋能科学调度

以空间地理数字化为支撑

以大数据集成为基础

通过移动互联技术

实现水库综合业务一体化显示

用智慧护卫黄河安澜

守卫了下游人民的幸福生活

追迹华夏之初

便定要探访仰韶文化

这片土地承载了7000年前华夏人的智慧

奠定了华夏文明五千年的根基

仰韶文化

被称为现代中国考古学的一个缩影

也是解开中国早期文化与文明密码的一把钥匙

仰韶文化的发现

首次以科学手段

将中国早期历史从不完全的文献记载与神话传说

追溯到史前遗存的实证

也唤起中国学者以考古学

探索早期中国民族与文明之源起的热情和实践

东自崤山,西至潼津

号称天险的函谷关

自古就是我国著名的雄关要塞

它的历史可追溯至春秋

秦孝公从晋国手中夺取崤函之地

在此设函谷关

从此,这里便成为了兵家必争的宝地

这里连接着西安与洛阳两座古都

夹持在中华龙脉秦岭和黄河之间

四周布满了深沟狭谷

正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不仅如此

函谷关还是道家之源

老子曾在这里留下国学经典《道德经》

被后人尊奉为治国、齐家、修身、为学的宝典

在三门峡市城西11公里处有一座陕州地坑院

被称为民居史上活化石

当地先民掘地而居

距今已有约2000年的历史

平地挖坑,四壁凿窑

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

入户不见门,闻声不见人

是地坑院生活的真实写照

地下坑院由地道环环相连

一个个天井院落,别有洞天

地坑院坚固耐用、冬暖夏凉

挡风隔音、防震抗震

处处彰显着先人的聪明才智

三门峡的自然景观如星罗棋布

散落在这片黄土地之上

野趣横生的豫西大峡谷

植被覆盖率已达95%以上

百里黄河湿地修复

千里城市绿廊建设

万亩矿山修复的生态建设工程

不但使180多万平方米的生态面积得以修复

更为珍稀野生动物创造了良好的栖息环境

天鹅湖国家湿地公园

成为候鸟大天鹅的重要越冬地

每年的11月份到次年的3月份

成千上万只的大天鹅

会从西伯利亚以及蒙古国等地

长途跋涉来到这里栖息越冬

数百里黄河生态廊道恰似一条绳链

将沿途景观串成一线

不仅让百里黄河生态廊道摇曳多姿

也让黄河和城市的发展建设相得益彰

如今依山傍水的三门峡绿意盎然

百里黄河生态廊道美景不断

千里城市绿廊生机盎然

万亩矿山复绿增彩

亿吨黄河泥沙综合利用探索新路

走出了一条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独具特色的

高质量发展之路

先后建成黄河流域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样板区

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试验示范区

主要生态指标居于河南省“第一方阵”

生态保护走在全国前列

以优异的成绩交出“高分答卷”!

责任编辑:hN_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