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河南热线 > 地市 > 郑州 > 正文
天天观点:河南重磅文物亮相上博,讲述“何以中国”
2022-07-30 15:47:10 来源:
关注河南热线

7月29日下午,上海博物馆重磅考古大展“宅兹中国——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开幕,明起将正式对公众开放,展览展出200余件(套)夏商周时期的珍贵文物。澎湃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安阳小屯妇好墓出土的商代妇好鸮尊、司母辛方鼎、司母辛觥、跽坐人形玉佩等众多河南考古出土的重磅展品。

据介绍,“宅兹中国”作为“何以中国”考古系列的开篇,将解答“中国之源”“中国之中”“中国的文化概念”三个关键性问题。

该展是上海博物馆“何以中国”文物考古大展系列的首个特展,将以文物为点、以时间为线、以王都为面,带领观众顺着历史的轴线溯源而上,回到夏商周时期的中原地区,探寻先秦时期波澜壮阔文明的神采与魅力。


(相关资料图)

展览入口

“宅兹中国”大展解答三个关键性问题

“河南既是夏、商、周三代的核心区,也是中国现代考古学的摇篮。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选择河南作为上博此次考古系列大展的开篇。”在下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说,“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展览,系统、深入地展现先秦中原文明的魅力和精髓,展示中华文化早期‘多元一体’的形成和演变过程。”

刻辞卜甲,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046年),卜甲长29.2厘米,宽17.5厘米,1991年安阳花园庄东地H3出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谈及此次展览的缘起,河南省文物局局长田凯在发布会上介绍说,2021年春,他到访上海,在上海市领导的见证下双方启动了本次展览的筹划。之后,上海博物馆的各位领导、专家几次到河南参观考察,选取文物确定展览主题,最后共同商议“宅兹中国”这样一个展览主题。“后来我了解到上海的目标更远大,要举办“何以中国”的系列展览,所以‘宅兹中国’展就作为‘何以中国’的开篇。”田凯说。

展览现场,新郑郑国祭祀遗址出土青铜器(春秋中期)

田凯表示,“宅兹中国”作为开篇回答了“何以中国”最关键性的三个问题;一是“中国之源”,即中国从哪里来;二是“中国之中”,即周公按照武王的旨意定立天下之中,择中建国,这个处于中间的区域就叫“中国”,就在河洛地区,对应了展览名称“宅兹中国”的含义;三就是“何以”的问题,即中国的文化概念是什么。

“中国的文化概念是什么?这在展览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从展品上可以看到作为最早中国它形成的礼仪规范,它的王都制度,它的天人观念以及许多的我们的姓氏来源等,从很多概念上回答了何以中国的问题。”田凯说。

展览现场的“白陶象尊”

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在发布会上表示,在“宅兹中国”展厅内参观一圈,有一种似曾相似的感觉,“因为河南博物院的镇馆之宝,中心展线上展品有40件展品被调到这里,其中很多反映当时礼乐制度的文物在上博展示出来,借助上海国际大都市,让海内外观众了解中原文明。”

展览现场的“鸮尊”

重磅考古文物呈现三代文明

河南地处“天下之中”,是夏商周三代文明的核心区。中华文明多元文化在经历漫长的发展和交融后,在河洛之间凝聚为成熟的文明形态,形成以王都为中心的辐射性统治格局。中国的社会组织结构发生了重大变革,构建了古代早期国家的基本形态。伴随着朝代更迭,王权政治不断强化,诸侯分封扩大了统治范围,促进了社会经济与文化的繁荣。在传统农业生产的基础上,手工业分工进一步细化,生产力呈现飞跃式发展,创造了登峰造极的青铜文明与辉煌灿烂的礼制文化。成熟的文字系统记录当时的社会面貌,传承了家国同构的政治理念和百家争鸣的思想观念。夏商周三代文明奠定了中华文明绵延不断发展的基础,成为中华民族和多民族统一国家形成的源头,并对古代东亚文化圈产生深刻的影响。

凤首人身形玉佩,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046年),高9.8厘米,宽3.8厘米,厚0.3厘米,1976年安阳小屯妇好墓出土,河南博物院藏

据介绍展览精心遴选文物217件/组,文物总量314件,其中定级的一级品达67件/组,汇集了河南博物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等20家博物馆和考古机构收藏的诸多重要藏品,涉及89个考古遗址,集中展现了河南省内发掘的夏、商、周三代重要考古发现。其中也汇聚了众多去年公布的河南“百年百大考古发现”项目的重要出土文物。如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镶嵌绿松石兽面纹牌饰;殷墟妇好墓出土的妇好鸮尊、司母辛方鼎、司母辛觥、跽坐人形玉佩等,三门峡虢国墓地出土的西周晚期金腰带饰、玉人,商代晚期龙凤纹玉戈等。

司母辛觥,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046年),通高36.0厘米,长46.5厘米,1976年安阳小屯妇好墓出土,河南博物院藏

司母辛方鼎,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046年),通高80.1厘米,口长64.0厘米,宽48.0厘米,耳高15.3厘米,足高31.0厘米,1976年安阳小屯妇好墓出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展览分为序厅,夏、商、周、尾厅五个部分。在展厅入口处的右侧为序厅,分别遴选了三件夏、商、周的代表性器物。其中夏的代表性器物为1987年二里头遗址出土的夏代晚期“网格纹鼎”,它的特殊之处为我国考古发现最早的青铜鼎。据介绍,它的造型和纹饰风格与河南龙山文化晚期的陶鼎形制一脉相承。二里头青铜鼎的出现,是王权礼制萌生的象征。

网格纹鼎,夏代晚期(公元前18世纪—前16世纪),高20.0厘米,口径15.3厘米,底径10.0厘米,1987年二里头遗址VM1出土,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藏

商的代表性器物为1976年安阳小屯妇好墓出土的“妇好鼎”。据甲骨卜辞记载,妇好是商王武丁的配偶,曾主持多项重要的祭祀活动,并且率领士卒征讨周边方国;妇好墓是目前唯一与甲骨文相印证而确定的商王室年代墓葬,墓内随葬品高达数千件,青铜礼器齐全,其中鼎的数量最多,不少青铜器都铸有“妇好”“司母辛”等铭文。

周的代表器物为一件战国晚期“嵌金银团花纹带流鼎”,全器饰错金银四瓣花纹、三角云纹,布局匀称工整。在青铜器上装饰以错金银的工艺在战国时期非常盛行,这件鼎是战国时期错金银的典型,纹饰对称和谐,装饰华丽,造型精巧玲珑。

镶嵌金银团花纹带流鼎,战国晚期(公元前275年—前222年),高16.5厘米,口径10.5厘米,1979年洛阳西郊小屯村出土,洛阳博物馆藏

镶嵌绿松石兽面纹牌饰,夏代晚期(公元前18世纪—前16世纪),高16.5厘米,宽11.0厘米,1984年二里头遗址ⅥM11出土,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藏

主体部分也以夏、商、周时间为线,展出二里头遗址出土的夏代晚期镶嵌绿松石兽面纹牌饰,器身以数百片绿松石拼合镶嵌出兽面纹,加工精巧,丝丝入扣,虽历经三千余年而无一松动脱落。该器出土时安放在墓主人胸部,从两侧有对称的穿孔钮可见,穿缀系于主人胸前,应作为沟通天、地、神、人等的重要载体。

跽坐人形玉佩,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046年),高5.6厘米,宽2.8厘米,1976年安阳小屯妇好墓出土,河南博物院藏

安阳小屯妇好墓出土的商代晚期跽坐人形玉佩,玉人颈下与后脑有一小孔相通,身下两腿之间也有一孔用于佩带或插嵌。跽坐是商代非常重要的坐姿模式,目前出土的商周时期的人物形象中,圆雕器物大多都采用了这一姿态。

妇好鸮尊,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046年),高45.9厘米,口长16.4厘米,1976年安阳小屯妇好墓出土,河南博物院藏

安阳小屯妇好墓出土的商代晚期妇好鸮尊,器身口下内壁有铭文“妇好”两字,整个器物为站立的鸮鸟形态,栩栩如生,融写实与夸张为一体。纷繁复杂的器表纹饰使其显得凝重、威严,同时又展现出作器者丰富的象形力和高超的构图能力,是这一时代青铜艺术审美观念的集中体现。

展览现场,春秋晚期镶嵌绿松石神兽

淅川徐家岭出土的春秋晚期镶嵌绿松石神兽身上镶嵌绿松石,图案有龙、凤鸟、虎、云纹、涡纹等。龙、凤鸟、虎的形象生动,整体造型奇特,制作精致,是不可多得的文物精品。

商鞅方升,战国晚期(公元前275年—前222年),全长18.7厘米,容积202.15毫升,重0.7千克,上海博物馆藏

展览尾厅以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晚期商鞅方升收尾。商鞅方升这件器物是长方形有柄量器,外壁刻有75字铭文,分为商鞅和秦始皇两次所刻。铭文大意讲,秦孝公十八年,大良造商鞅颁布量器的标准容量。

上海市文旅局(文物局)高度重视“何以中国”文物考古大展系列的原创策划,局长方世忠表示,作为“大博物馆计划”展陈的重要组成部分,“何以中国”文物考古大展系列联手国内各大博物馆,充分挖掘优质丰富的馆藏资源和最新考古发现,展示中华文明起源、发展和灿烂成就,彰显博物馆在中华文明传承中的重要作用,着力做好“以物论史”和“以史增信”两篇大文章。

展览现场

“海上博物”数字藏品平台将上线

在今天下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上博对外宣布其自行研发的数字藏品平台“海上博物”将于8月5日正式上线,这将是目前为止全国博物馆界自行研发、自主拥有知识产权的首个数字藏品平台及区块链技术体系。

“海上博物”数字藏品平台

据悉,“海上博物”将通过数字化科技手段与跨界融合等方式,实现兼具虚拟与现实相关联;致力于用数字化技术推动中国文化的传承与活化,让历史文物、艺术作品等触手可及,并实现永久收藏和社会共享。文物将以新的形式走近大众的身边,与年轻人对话、互动,带来新的文化体验。

同时,“海上博物”也是上海博物馆数字藏品馆,每一次发行数字藏品,均会有一件藏品进馆收藏,最终形成涵盖文物、艺术、创作等丰富内容的线上文化博物馆。另外,“海上博物”也会关注传承非遗、保护自然、关爱特殊人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主题,以公益数字藏品发行、利益捐赠的形式回馈社会。

商鞅方升和西周保卣将以数字藏品形式登场

“海上博物”首批数字藏品将于8月5日上午10时正式开启预约,从文物、艺术、创作的角度,开启数字之旅。本次上海博物馆“宅兹中国——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中的两件国宝藏品商鞅方升和西周保卣就会以数字藏品形式登场,此外,驻守上海博物馆南大门二十余载的八尊神兽也将以“上博META少年”形象陆续亮相。

展览现场

展览将持续至10月23日。

责任编辑:hN_3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