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CCO主旨报告】聂勇战:孩子感染幽门螺旋杆菌,12岁之前治疗要酌情
2022-04-16 17:53:42 来源: 中原网
关注河南热线

中原网讯(胡蓓蓓)4月14日-17日,2021中国肿瘤学大会(2021CCO)在郑州召开,七位“大咖”的七大主旨报告是中国肿瘤大会重磅内容之一,备受关注。

作为入选的七位专家之一,中国抗癌协会常务理事、空军军医大学肿瘤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聂勇战在谈及关于胃癌液体试剂盒——胃癌甲基化诊断试剂盒(RS9)的应用时,引发了关注。

检出率达49.7%,是传统肿瘤标志物的6倍以上

聂勇战介绍,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成熟,针对血液、尿液、唾液检测的液体试剂盒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这种液体活检技术虽面市七、八年时间,但逐渐被人们接受,也就近三、四年。相比常规的穿刺、刮片等活检技术,这种液体活检技术更简便、痛苦更小。

“我们目前在胃癌方面使用的胃癌甲基化诊断试剂盒(RS9),在Ⅰ期胃癌中,检出率可以达到49.7%,是传统肿瘤标志物的6倍以上。”聂勇战教授说,随着这种液体活检技术的日趋成熟,它将在新标志物的发现、新技术体系的建立方面发挥越来越关键的作用。

幽门螺旋杆菌是不是胃癌“元凶”?

除了对新成果、新技术进行了报告解读,聂勇战聊到幽门螺旋杆菌的治疗问题。

随着健康知识的普及,很多老百姓都认识了引发胃病的元凶——幽门螺旋杆菌。但一些人特别重视其治疗,一些人却觉得无所谓,治不治都行。

针对这两种观点,我们一起听听聂勇战教授怎么说。

“长期炎症引发的很多慢性胃部疾病都和胃癌有关。虽然幽门螺旋杆菌跟胃癌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不是每个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的人都有可能发展成胃癌。”

简单讲就是,幽门螺旋杆菌只能说是胃癌的诱因之一,不能说它能直接导致胃癌。

在幽门螺旋杆菌的清除治疗上,聂勇战也澄清了一些观点。比如发现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阳性,及时治疗清除是必要的。但对于年龄较大的人和年纪偏小的孩子,在清除幽门螺旋杆菌的问题上,一定要酌情处理。

比如,一个75岁的老人,做胃镜也没有什么问题,也没什么不舒服,只是幽门螺旋杆菌阳性,就没有必要非得清除。

再比如小孩,12岁之前如果是单纯的幽门螺旋杆菌阳性,不主张清除。因为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免疫力的提高,可能自身就能把其清除掉。另外,在清除幽门螺旋杆菌的过程中,有可能会造成孩子肠道菌群失调,引发其他疾病。

当然,如果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已经造成了肚子疼、胃糜烂等症状,那就必须要清除了。